...
疫情下的難民營

有一編2020-07-17

台灣疫情狀況已漸入佳境,世界上卻仍有許多國家正與COVID-19奮鬥著。截至7/13止,美國確診病例已超過330萬,巴西則是僅次於美國,確診病例接近200萬,死亡人數超過7 萬。不過,有一編今天要告訴大家的,不是這些備受關注的數字及新聞,而是較被忽略的:世界各地難民及難民營在疫情下的現況。

孟加拉 科克斯巴扎爾(Cox’s Bazar)難民營

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位於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(Cox’s Bazar)地區,約住有100萬羅興亞人。難民營人滿為患,人們共用水源、廁所等設施,對他們來說,保持社交距離是天方夜譚。截至6/30止,當地已有50名羅興亞人確診,5名死亡。事實上,難民營中的醫療設備非常不足,而且鄰近營區的大醫院,現在僅服務孟加拉本國人民。同時,當地人們對COVID-19的了解非常少,因為孟加拉政府關閉了難民營中大部分的網際網絡,使得羅興亞人無法與外界連結,彷彿與世隔絕。

在這看似悲慘的情況下,卻有羅興亞人與非營利組織組成志工服務隊,挨家挨戶宣導防疫的正確知識,包括如何正確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等,或是搭建更多隔離用的小屋。也有許多婦女參與聯合國難民署(UNHCR)資助的計畫,一起為當地縫製口罩,至今已生產超過7萬個。然而,七月初,孟加拉因季風導致多處大雨及洪水,科克斯巴扎爾也不例外,因此,接下來幾周,將是羅興亞人應付兩個棘手情況的關鍵期。

肯亞 卡庫瑪(Kakuma)、達達布(Dadaab)難民營

肯亞的卡庫瑪(Kakuma)難民營收留來自鄰國約20萬的人口,他們住在骯髒、狹窄的環境中,許多人生病、受創、失業。對他們來說,想辦法生存下去比對付病毒來得重要且急迫。如同其他難民營一樣,人們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,水源來自公共水管,保持社交距離幾乎不可能。儘管截至6/2止,當地只有兩人確診,但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,營區內也僅有一所醫院與幾個隔離區,最重要的重症監護病床及呼吸器都遠在100公里外。

在卡庫瑪,多數難民不了解病毒的強大,甚至聽取許多錯誤謠言。當地的獨立媒體KANERE說,街坊流傳喝茶可治癒,僅白人和基督徒會被感染等錯誤觀念,KANERE正竭力提供人們關於COVID-19的正確資訊。

除了KANERE外,卡庫瑪難民營中也有一些人,正運用自身一點點的力量,試圖為當地帶來改變。Djuba Alois今年75歲,是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難民牧師。他手繪並用族語標示如何正確洗手,把廣播器及麥克風裝在一台腳踏車上,每天騎車用族語四處宣傳如何防疫。
  
Innocent Havyarimana因家鄉蒲隆地動亂,逃到了卡庫瑪,五年前跟難民署貸款,開始自己的肥皂製作生意。由於疫情,人們對肥皂的需求大增,他說:「我決定降低價格,使每個人都買得起肥皂。」Havyarimana在疫情中,做了很少商人會做的事:不求利益,幫助社區,使人們看見希望。
  
肯亞的另一個難民營達達布(Dadaab),因疫情導致所有學校必須關閉。然而,一名叫Amina的老師仍在廣播電台上持續授課。之後,Amina與當地其他800多名老師透過WhatsApp持續教導超過6萬名學生。她說:「我們必須確保在險峻的環境下持續教育學生,因為他們對學習滿懷熱情,他們知道教育使他們擁有能力。」

聯合國曾說:「疫情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再次思考,這個世界要如何幫助難民?」身處在台灣的我們,可能會感覺難民好遙遠,況且身為學生,我們哪有能力提供人道資金援助或者醫療援助?事實上,當你看完了這篇文章也是盡了一份小小的力,因為世界各地難民的處境被更多人看見了。難民問題從來就不是因疫情而產生,而是一直存在著。我們或許現階段無法做出偉大的貢獻,但可以持續關注難民議題,在將來有更多的能力時,為這件屬於世界人民的事做出更多改變。

圖片來源: https://reurl.cc/exNaA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