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
萊劑美豬和美牛爭議

西瓜編2021-01-10

蔡英文政府於今年8月28日宣布2021年一月將開放30個月齡的美牛及含有瘦肉精的美豬。此舉引起大多民眾的反彈,認為這樣的突襲式開放過於急促,應經過更詳盡的討論,並聽從民意後再做此決定。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品質把關的問題,繼上次的劣質陸口罩事件後,民眾多少對蔡政府的信任度降低。到底開放美豬美牛的原因為何?民眾又應該如何適應開放後的影響呢?


1.為何開放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?
美牛除了瘦肉精問題外,民眾關心的另一問題就是狂牛症。之所以以30個月齡為界,是因為研究指出30個月齡後牛隻感染狂牛症的機率提高。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農業部。規定屠宰30個月以上牛隻要移除更多臟器
衛福部部公布2018年的「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」,表示美國雖自2003年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狂牛症疫區國家,但為「風險可忽略」等級,僅有十億分之一的機率,因此政府認為是沒有安全疑慮的。然而此報告是在宣布開放後第三天才公布,因此收到不少抨擊。

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對狂牛症疫區的分類只有可忽略風險等級、控制中風險等級,及風險未定等級三種。此分級標準複雜,並不能直接由分級判斷一個國家狂牛症的嚴重性。以台灣為例,狂牛症確定例數為5的台灣被評定為控制中風險等級,和英國狂牛症例數占全球近97%的英國同級。

2.食用萊豬對身體健康的影響?
人類服用過多瘦肉精可能引發心悸、心血管疾病、血壓上升等副作用。對於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的影響更為嚴重。另外,瘦肉精也屬於興奮劑,因此運動員被禁止食用和瘦肉精的肉品。

成大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,一般民眾要每天吃33片200功課的豬排或1.5公斤的豬肝或0.67公斤的豬腎,連續五到十年才有可能會萊克多巴胺超標。儘管如此,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容易超標,以一般健康民眾的攝取量來作為進口萊豬的理由合理嗎?

3.美國為何如此希望台灣開放肉品市場?
近期台美關係更進一步,美國提出了不少惠台政策,例如台灣旅行法、台北法,貿易方面則沒有太大的進展,美國牛豬的進口議題更是一大障礙。台灣市場小,即使開放了對美國的肉品出口量也不會有顯著的提升。美國重點在於獲取談判籌碼,以要求更多的國家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美牛。
前美國防部印太助理部長Randall Schriver在蔡英文宣布開放當天於Twitter上發文感謝蔡英文總統放寬美豬美牛進口標準,表示此舉為臺美貿易關係打開了一道大門。

4.開放後的衝擊
衛福部在新政策公布後,陸續公布了有關萊豬的相關法案。這些法案規定豬肉肉品必須表明其產地,但不必表示是否含有瘦肉精。然而,根據《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》,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者,可以其加工地作為產地。也就是說,若美豬進口至台灣並於台灣製成加工品,有可能無法從標示得知其肉品的最初來源。且和有瘦肉精的美豬通常以出口、加工為主,鮮少進入美國國內的消費市場。

無論如何,美豬美牛進口目前看來是已成定局。支持台灣本土豬肉,避免食用過多豬內臟或加工肉品,才能將自己食用到和有萊克多巴胺的肉品的機率降至最低。

圖片來源: https://images.app.goo.gl/28uc3NPmaMQEukXEA